米乐M6有着同样拍华尔街轶事的《华尔街之狼》在前,《大空头》又是怎样另辟蹊径的呢?
遥想2008年,对国人来说最先跳出的事件大概是北京奥运会,但要是问美国人,答案一定是次贷危机。
那场山呼海啸的金融危机逐渐远去后,对于发生过程,许多人除了能说出“房地产泡沫破裂”和“次贷危机”这些听上去很“金融”的名词外,还是搞不清楚个中缘由。虽然我们离金融风暴中心很遥远,离华尔街的精英生活更遥远,但乐于把见证美利坚进击史的各类国家事件拍进电影的美国导演会来说给你听。
这部电影在去年11月美国AFI(美国电影学会)电影节期间低调上映,却得到诸多称赞,当时就被称为今年奥斯卡势头强劲的“黑马”。
《大空头》改编自迈克尔·刘易斯2011年的同名原著,讲述华尔街几个能力卓越的金融才子在“次贷危机”到来前,从蛛丝马迹和数据中预测出这场金融风暴,利用与大银行的对赌合同成功躲过这一劫,并从中获利的故事,时间跨度长达三年。
迈克尔·刘易斯的另两部作品也曾拍成电影《弱点》和《点球成金》,在得知《大空头》要被搬上大银幕时,他认为这个尝试太大胆了,他对《好莱坞报道者》说:“写《大空头》之初,我觉得它根本不可能被拍成电影。”
刘易斯的担心不是没有道理。首先讲金融危机是个很复杂的事,吃力不讨好。故事结局属于多数人的“已知”历史范畴,尽管人物故事有演绎空间,但对电影来讲,不能发挥“未知故事魅力”是一个弊端,解释类影片不容易出彩。更何况,有同样拍华尔街轶事的《华尔街之狼》在前,其中至少有从一文不名的小交易员到金融大亨这种戏剧性极强的故事线索。一个以美国经济的悲剧作为剧情高潮的故事,显然分寸不好拿捏。
好在导演亚当·麦凯找到了处理悲剧高潮的最佳方式——拍成一部喜剧。原著作者刘易斯在接受《赫芬顿邮报》采访时表示,他认同“喜剧”的表现方式:“我觉得让人们关注一件事的办法是先让他们笑,一旦他们笑了就代表上钩了,你就可以开始真正教他们一些事了。”
《大空头》充满了浓浓的怀旧风。如今看来,最能代表上世纪七八十年代美国的,大概就是看上去永远饱和度过高的广告牌、衣服、妆容,还有永远在疯狂打电话、满眼西装革履的华尔街金融氛围。只要营造出这种氛围,嘲讽旧时代的喜感就会扑面而来米乐M6。
影片开头,接下来会作为整部电影旁白、同时是主角之一的杰拉德·韦内特(瑞恩·高斯林 饰)以“贷款证券”(MBS)的概念来源解释缓缓开场。旁白角色的运用对电影来说是加分项,毕竟对一部金融词汇已经是日常用语的电影,你指望观众自己理解这些基金经理嘴里时不时出现几次的概念不太实际。
在故事主角迈克尔·布瑞(克里斯蒂安·贝尔 饰)出现前,亚当·麦凯以放PPT新闻的方式快速回顾了房贷证券诞生到2008年金融危机爆发的这一过程。这个点子值得赞叹。每个节点新闻图片的播放都加剧了电影的真实感和纪录片感,仿佛真的走了一遭。影片开头快速闪过的图片从里根总统演讲到苹果电脑问世,从美国无厘头电影典范《福禄双霸天》到美国LGBT运动,几乎带观众回顾了美国各行各业在这30年里的状况米乐M6,而结果是曾经被人看不起的银行和金融从业者逐渐成为美国上层社会领头羊。
从观众的角度来说,这个回顾夹杂着复杂的情绪。但配上欢快的小号背景音乐,最后呈现出的感觉变成了“讽刺”。这种讽刺感恰恰就是导演的目的。
影片对这三组人物细致入微的刻画是亚当·麦凯解构抽象金融事件的途径,面对这样一个复杂庞大的金融系统运转规则和发展过程,以个性化的方法将抽象的资金运转方式变成三种不同性格的人物行为非常明智。
首先,拥有典型高智商特征——“社交无能”的基金经理迈克尔·布瑞,以敲鼓节奏出场,率先发现美国房地产市场泡沫,他预测房地产行业将在2007年,随后说服投资人让他去购买名为信用违约互换(Credit Default Swap,CDS)的贷款违约保险,对赌房产市场泡沫会破。在房贷市场没崩溃前,布瑞必须每月向银行支付高额对赌金。
布瑞待在办公室,日复一日在门外白板上写着公司盈利率,从38%写到负198%。对布瑞来讲,他并不在意挣了多少钱,而是在乎自己的判断是否正确。对金融和数字的热爱是驱动他从事这个行业的原因米乐M6。
同样知道这个消息的另一个人,因无法释怀弟弟面对顶不住金融行业压力自杀内心始终抑郁的马克·鲍姆(史蒂夫·卡瑞尔 饰),他的获知渠道是在银行工作的杰拉德。杰拉德亲眼见到银行对贷款信息审核粗暴不负责的行为,打听到布瑞的反常行为后相信他的判断,找到马克团队想共同从中赚一笔。
另一边,两个年轻气盛,靠着单打独斗挣快钱发家的华尔街新人查理·盖勒(约翰·马加罗 饰)、杰米·施普雷(哈米什·林克莱特 饰)偶然发现了马克一组人的计划书,并将此事告知行业大牛、退休银行家本·李克特(布拉德·皮特 饰)。在本的默许下三人也开始加入购买贷款违约保险的行为。
平行叙事让《大空头》更像一部群戏。没有主角,没有主线。当拉斯维加斯交易论坛的狂欢结束后,所有人都涌向酒店门口拦车离开。导演用固定的对称远景拍下每个人的离开,有人心存侥幸,有人刚结新欢,有人还在泡沫中沉沦不肯面对现实。闪着金色光芒的酒店大门在镜头中显得浮华、虚无又孤独。
但这种人物刻画还完全不足以构成一部能称为优秀的电影,《大空头》最吸引人的,是它的拍摄方法和穿插于剧情中时刻在跳脱的“脑洞”。
亚当·麦凯以拍有戏谑感的轻喜剧见长,他曾在《周六夜现场》做过三年总编剧,合作伙伴在采访中评价他最喜欢亚当的是“他敢于改革冒险的精神和对自己的价值极为相信的自信”。这种作品经验,让亚当深谙如何以镜头和可用视听元素“引导”影片情绪和节奏。
在片中,亚当没有刻意放喜剧元素。从布瑞不合群的童年开始,特写、摇晃的手持镜头大量出现,连开玩笑时的空气都是逼仄的。布瑞连续几个星期躲在自己的小办公室里,生活充斥报表、邮件、电话、数字和摇滚。观众对这种情绪的理解和带入感如同在他身边一样不断增长,以至于会觉得布瑞真实得如在对面。伪纪录片拍摄和大量特写不仅让影片的紧张感不断上涨,也最大程度还原演员情绪,这种观感类似偷窥。
看电影的乐趣通常来源于进入不了解的世界,另一部分则是看别人的幸与不幸并以此折射到自己的生活情绪中。
影片中马克团队的相互交流用了大量特写,在他与杰拉德的首次会面中,镜头从全景转向特写,迅速移动到说话人面前,接着大特写,再跟着马克的眼睛看向杰拉德正在搭建的层层积木。这种面对面的交流感和群戏时不同角度的特写就像每个人都幻想过的隐形人。隐形于他人生活,却能以全能视角看每个人的表情却又没有对视的尴尬带来的快感是很有吸引力的,足以让你在智商被金融知识狂虐时坚持看看这些人接下来的生活。
问题是,这些人的生活还是充斥着无穷无尽的金融术语米乐M6。亚当只好开脑洞了。要幽默,要解释,还要填补一下全片“男人戏”的视觉乏味,明星和美女的到来一举解决了这些问题!以第四人称做“活体百科”图解示意的方法把金融类电影的高姿态中和得易于接受,成为全片喜剧担当。
影片开场仅13分钟,大约是导演认为观众对金融术语的忍耐力已经到了极限,迅速转换音调,“这些名词让人头疼是吧?是不是让你觉得自己智商被碾压了?对,要的就是这个效果。华尔街的人就爱用这些玄乎的专业术语让你觉得只有他们能搞得懂钱的事,这样你才会把钱交给他们。下面让在浴缸里享受泡泡浴的美女来给你解释一下次贷的衍生。”这种转换对于沉浸在迷茫中的观众如同一剂强心针。大部分人都会一边摆出“What?!”的表情,一边看看这个奇特的插曲。在接下来的2个小时里,著名主厨用海鲜汤比喻了CDO(Collateralized Debt Obligation担保债务凭证),经济学家和女星赛琳娜·国美带着一拨群演表情夸张地在赌桌上解释了泡沫的膨胀过程。这些片段也以第一人称视角拍摄,利用背景音乐和反差极大的画面风格与主剧情自然切换,并没有让人出戏。就像你自己暂停电影,去百科了一下而已。
此外,亚当大胆地在片中使用了象征蒙太奇米乐M6,对表现看上去冷静理性克制的金融从业者内心发挥了巨大作用。
用漫天美钞和美女热舞外化布瑞的兴奋,以及全是贷款的美国资本市场;用池中的鸭子和草地儿童表达金融系统的复杂;用层层叠叠的切菜声描述了马克在拉斯维加斯听对面满身铜臭的OCD经理满口胡言的内心……可以理解为,导演帮观众和故事主角们发出了图片式弹幕。
跟着主厨、明星、经济学家搞懂了这些金融术语后,亚当开始给观众一些思考空间,喜剧元素逐渐消失,影片走向带着悲伤的结局。在三组主角急不可耐的等待中,原本期待的时刻来得远没有想象中的震撼,不论是对经济严重情况的震撼还是对布瑞最终盈利489%这个数字的震撼,所有设想中的快感都消失了,没有任何人是赢家。这可能是导演亚当最希望观众有的感受。
影片以马克在美国经济前一刻卖掉了手里的合约戛然而止,喜感、笑点和“我看到了大部分精英们没有看到的漏洞”这种快感背后,真实的生活还是在出仓平仓的一次交易而已,马克开始怀疑自己与诈骗美国民众的资本家没有区别。倒闭的银行台阶上失业的人民,被送进监狱里的替罪羊,尽管银行被拆分却依然存活于华尔街的资本大鳄,空旷的天台和萧索的音乐定格了故事深处的悲伤。亚当没有拍出任何一个获利者的喜悦,只是给观众送上了这一切总有一天会恢复原样的绝望气息。
作为“黑马”闯入奥斯卡,《大空头》这种讲述华尔街轶事的风格大约还是不太受学院派们待见,《华尔街之狼》就是最近的前车之鉴。但如同迈克尔·刘易斯另一部小说改编的《点球成金》里的最后一句那样,just enjoy the sho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