米乐M6柘黄袍、红罗朝服、深青袆衣、玉色中单,这些用以形容我们传统服饰的色彩名称,有多少人亲眼见证过它们的美丽和典雅?作为最早使用天然染料进行服装染色的文明古国之一,中国拥有久远而斑斓的服饰色彩文化,然而,仅仅用了170多年的时间,廉价且高产的化学染色就完全替代了工艺繁复的植物染色米乐M6。随着染色技艺的失传,这些只存留在古书中白纸黑字的色彩,正逐渐从我们的文化和视野中消失。
上海戏剧学院舞美系的邵旻副教授是一名传统色彩的研究者和实践者,对她来说,研究、复刻、守护、传承这些属于中国传统的颜色和古法染色技艺,是学术研究的兴趣,更是一份刻不容缓的职责使命。
从2011年起,邵旻在文献研究之外,开始身体力行重拾古法染色技艺,力求还原古老的中国色彩。而这位大学教授隐居农村研究染色的故事,是从一本《本草纲目》开始的。
邵旻正式接触古法染色,始于她的博士课题“明代宫廷服装色彩研究”。她欣喜地发现,中医药巨著《本草纲目》里暗藏着很多关于染色的玄机——李时珍竟然记录下了高达30余种可用于染色的中草药品种。《本草纲目》推动着邵旻的研究,她跟随书中的描述,从中药店购买了特定的中草药进行染色实验。这些珍贵的染料线索指导着邵旻,逐渐成长为一名专业的古法染人。四五年间未曾间断的染色实践,只为一探染色秘笈的究竟。很快,从中药店购买本草染料的单一方式,已经开始无法满足她的研究需求了。
●(左)对《本草纲目》传统染织色彩的研究成果;(右)《本草纲目》明万历二十四年金陵胡承龙刻本,美国国会图书馆藏。
在染制特定的色彩时,邵旻发现,同一株本草,当它分别作为药用和染用时,炮制方式可能存在着天壤之别,失之毫厘可能谬以千里,所以有些染用本草,很难用从中药店出售的药用本草代替。比如在古代,要染制皇帝所穿着的御黄色袍服,需要使用新鲜地黄,而中药店出售的却只有干燥的生地黄或熟地黄;又比如,早在汉代由张骞从西域带回的红花染料米乐M6,需按古法将新鲜花瓣进行杀花发酵后制饼保存,才能染制出娇艳欲滴的真红色,而中药店只出售普通的干红花。
为了更好地复原传统色彩的真容,回溯植物染料源头,从一粒种子开始研究色彩,似乎成为邵旻最顺理成章的选择。于是,邵旻开始规划自己的寻色之旅,甚至还曾去法国寻找过菘蓝小镇的踪迹。在2017与2019年这两年里,邵旻两次前往新疆裕民地区进行田野调查,深入探究红花染色技艺。
新疆之行促生了邵旻一个大胆的念头——我为什么不在上海自己建一个小小的染料种植基地呢?全身心地体验取法自然的色彩之道,成为了邵旻梦想的下一步。
在上海一边当教授教书,一边去65公里之外的乡下“当农民”,这种给自己的生活平添“麻烦”的念头,听上去确实有些匪夷所思。但经过整整两年的思考和准备,最终,在2021年岁末,她带着家人从市中心的老弄堂里搬出来,来到了上海最南端的朱新村,过上了通勤路程高达65公里的驻村生活。
邵旻租住的农家小院,看上去和普通农民房并无差别,但如果细瞧就会发现,这里是一个别有洞天的色彩世界——凉棚下放着蓝靛大缸,竹竿上晾着各色布样,院里院外栽种着十余种染料植物米乐M6,屋旁的四亩田地是大面积种植的实验基地,按时令播种红花与蓼蓝。正是在这里,邵旻完成了专著《药染同源:
里的传统染织色彩》的撰写与出版,完成了国家社科艺术学项目《中国历代宫廷服装色彩的礼法制度与文化流变研究》与上海教委科研创新计划项目《中国传统服装染色研究与色彩复原》的结项报告,撰写了数篇高质量的中英文学术论文。无论是染料种植、染色实践还是学术研究,邵旻在这片由自己创建的色彩世界里都收获了累累硕果。●邵旻染制的各种天然色彩
植物的魅力不仅在于在巧手之下诞生美丽的色彩,自然的力量与土地的能量也深深重塑着邵旻的生活。在驻村的两年多时间里,她的生活方式发生了潜移默化的改变:原来的熬夜工作模式变成了朝五晚九的工作模式,原来的买买买购物模式变成了旧物回收、旧衣改造的节俭模式,原来的扔湿垃圾模式变成了发酵沤肥的环保模式。
植染这项冷门绝学吸引了更多人来到朱新村,让这个朴素安静的村落焕发生机。邵旻慢慢和村民们打成一片,变成了朱新村真正的一员。平日里村民会来和邵旻唠嗑,帮忙采摘红花米乐M6,也会来推销自家新鲜的青柿、丝瓜、莲藕等农家染料。邵旻的植染工作室成为了朱新村的特色IP,吸引着邻居将家改造成民宿,创建村里的新业态。
此外,邵旻还计划带领村民们一起种植染料、纺布染纱,在助力高经济农作物的开发同时,也能传承手工织布的传统技能。
作为一名高校教师,邵旻希望自己能以色彩文化为核心,让更多人走进这个取法自然、格物致知的多彩世界,真正领略生生不息的大国底蕴。
在朱新村的生活也为邵旻的教学注入了新的活力。她的课程《中国传统色彩美学》以至善至美的美学品格、传承创新的艺术自信米乐M6、道法自然的和谐价值、田野劳动的知行统一为教学思路,让中国传统色彩从文献里走出来,在课堂里惊艳了生活在数字世界的学生们。她带领着同学们走出课堂走向田野,亲手采摘体验染色,也点燃了他们对于传统文化的热情。这门课程在2022年获批校级一流研究生重点建设课程,2023年又获首届上海市课程思政教学设计展示活动研究生教育综合专业组一等奖。
在这片挥洒汗水的土地上孕育艺术作品,用艺术的形态帮助传统色彩华丽转身,让文献里的颜色以纤维作品的形式重新绽放光彩,是作为“农民”教授的邵旻在未来最期盼的艺术硕果。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