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服之乡”的转型之路米乐M6

  服饰       |      2024-07-07 19:35:38

  米乐M6春季开学,从城市到乡村,从幼儿园到高中,身着校服的学生再次成为街头一道亮丽的风景线。你知道吗,这些校服许多是产自以惠女、惠雕、惠建而闻名的惠安县。目前,惠安校服产业市场规模250亿元,约占全国校服市场份额三分之一,惠安县因此在业界享有“校服之乡”的美誉。为促进我省校服产业转型升级,省工信厅、教育厅米乐M6、商务厅等部门于2021年出台了《关于进一步推进校园服饰产业发展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鼓励企业面向全球布局对接研发、设计高端要素。引导企业加大研发设计投入力度,积极创建国家级、省级工业设计中心。

  27日,惠安校服产业高质量发展大会举行,惠安县与中国纺织科学研究院签署战略合作协议,湖南大学、天津科技大学、上海数智世界工业科技集团等与惠安校服企业签订协议,从服装设计、新材料应用、装备智能化等方面开展合作。

  惠安县校服产业如何从小到大,在全国市场中“三分天下有其一”?企业又是如何转型升级,通过科技创新壮大产业链?近日,记者深入采访。

  从泉州市区跨过洛阳江,驱车约半个小时,便能到达惠安县校服生产的集聚区域——螺阳镇。螺阳人往往举家参与校服生意,上千平方米的厂房随处可见,沿街可见校服面料、针织机器、用工招聘的广告。

  明亮洁净的车间中,上百台缝纫机轰鸣;智能化裁床前,工人正在忙碌;规模巨大的仓库中,数百种不同款式的服装整齐码放……丘比熊童装是惠安最大的幼儿园园服现货供应商,每年销售幼儿园园服500多万件,在全国各地拥有上百家代理商。

  该企业的负责人刘炜谦早年随家人外出经商,在广州经商期间,他敏锐地意识到幼儿园园服市场的巨大潜力,2008年回乡创业,成为当地首批幼儿园园服生产商。

  “幼儿园的人数规模相较中小学要少得多。”刘炜谦介绍,幼儿园大多倾向选择通版园服,而非“一校一服”定制。校服生产“短平快”的特点在幼儿园园服行业中体现得更为明显,生产门槛低决定了销售渠道竞争的白热化。丘比熊童装通过在销售渠道上的持续投入,最终占据了不小的市场份额。

  “惠安校服产业从上世纪80年代起步发展至今,目前拥有县域内校服生产企业200多家、县域外校服生产企业约500家,带动就业人数15万人。”惠安校服协会办公室主任辛景文介绍。

  为何校服产业的种子会在惠安“开花结果”?辛景文解答了疑问。惠安一带本就有较好的纺织鞋服产业基础,同时距离长乐、莆田、晋江、石狮等上下游产业集群不远。惠安企业获取校服的生产原料、生产技术、用工相对便捷,在当地企业家“传帮带”的助力下,校服产业便逐渐发展成当地特色产业。

  “过去惠安校服产业可谓是‘渠道为王’。”惠安县工信局副局长黄桂烽告诉记者,虽然惠安校服产业贡献了大量的就业,产量也在全国名列前茅,但总体上呈现生产“小而散”的局面。在2018年以前,当地规模以上校服企业仅有3家,企业的经营重心主要放在销售渠道上。

  与丘比熊童装相似,惠安的校服企业早年几乎都经历过跑渠道、争市场、适应标准的艰难发展历程,虽各自找到相对稳定的赛道和区域,但“重渠道,轻生产”的传统模式,在表面辉煌的背后,存在隐忧。

  随着近年用工成本的提升、市场的变化,当地校服行业“重渠道,轻生产”的传统模式面临考验,其中因一些民营幼儿园关停或与公立园合并,幼儿园园服市场所受的冲击尤为明显。

  有感于此米乐M6,丘比熊童装积极转型,寻找以质量占领市场之路,近年来建设新厂房并引入ERP(企业资源计划管理系统)、德国奔马裁床等智能制造设备,同时采用更多绿色、健康的面料,通过提升产品竞争力以应对市场的变化。

  作为惠安当地最大的校服面料生产商,惠安校服协会秘书长单位、福建新同兴教育产业集团感受到市场对面料质量要求的不断提高。

  在该集团新打造的“学子服饰博物馆”内,数百种五颜六色的面料令人赏心悦目,抗菌、保暖、冰丝等功能性面料更是科技感十足。该公司拥有中国教育装备行业协会批准成立的“全国学生装面辅料研发中心”,已开发新型面料超40种,日产丝量达30吨以上。

  “近年来最受欢迎的面料就是绿色亲肤的面料,各种功能性面料也卖得很好。”集团总经理周子强介绍,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校服的期待也不再局限于“实惠、耐穿”,面料是否美观、健康、舒适已成为新的关注点。集团参与了教育装备行业团体标准《中小学生冬季校服技术规范》的制定工作。2023年,集团下属公司被列入省级“专精特新”企业,获得省级资金一次性奖励。

  周子强告诉记者,以公司的“明星产品”塔里木棉和聚乳酸面料为例米乐M6,塔里木棉的纤维长度在83~125毫米之间,由于纤维较长,具备良好的保温、透气、吸湿速干性质;而聚乳酸则是以玉米淀粉或秸秆纤维素为原料聚合而成的新型生物降解材料,其纤维的卷曲回弹性高达95%。二者均由天然原料制成,因此对肌肤无刺激,符合绿色环保的消费新风尚。

  “今年1月,惠安县与上海同杰良公司进行项目签约,拟投建年产20万吨聚乳酸项目,将带动生物基新材料下游应用产业链的发展。”周子强介绍,目前公司与丰原集团签订了共同开发聚乳酸面料的战略合作,并建成完备的品质检测中心,每年在认证、检测上的投入占公司开支的5%以上。

  面料生产企业的提质增效,是惠安校服产业探索注重品质提升的一个缩影。如今,惠安拥有国家级研发中心3家,并于2023年新引进省纤维检验中心分中心,全县获得工艺美术师、助理工艺美术师(服装专业)任职资格的技术人员有100多名,当地校服企业在国家级比赛和国际校服博览会中多次摘金夺银。

  “2018年,惠安县被中国教育装备行业协会授予‘中国校园服饰产业基地’称号。目前,我们正着手争创‘惠安校服’地理标志性品牌。”黄桂烽说,中国(惠安)校服基地产业园内已入驻校服产业链上下游企业50家,纺织、辅料销售企业近100家。县里还拿出“真金白银”鼓励校服企业升规纳统、技改提升,降低入园企业的租金成本,并引导企业参与标准制定,积极提高惠安校服产业在全国该行业中的话语权。

  传统产业转型,离不开创新支撑。如今校服已经不再是“土宽蓝”的代名词,具有更强创新能力的企业,无疑将占据市场主动权。

  在惠安县百裕集团研发中心的展厅内,记者注意到,除了人们熟悉的运动服式的校服外,近年来逐步流行的冲锋衣、羽绒服、礼服式校服的图纸和设计样品同样不少。“每个校服设计订单营收在万元以上,与传统校服的利润不可同日而语。”百裕集团研发中心负责人陈桂海介绍。

  “以这个上衣口袋为例,它设内嵌式拉链,在防止重要物品掉落的同时,也不影响青少年‘插兜’,产品获得消费者的青睐。”陈桂海介绍,目前百裕集团已有20余项服装设计专利得到应用。早在2017年,集团所设立的研发中心就获得中国教育装备行业协会授予的“全国学生服饰南方研发中心”资质,该中心拥有研发、设计团队共50多人,年研发学生装单品2000款以上,是当地校服设计量最大的企业,展现出与传统校服企业截然不同的盈利模式。

  在老服装设计师陈桂海看来,校服不仅是消费品,也具备德育功能,理想的校服应承载更多的文化附加值。“百裕集团扎根于西南地区市场,遇到广西富川瑶族自治县、云南部分彝族小学希望融入民族服饰风格的需求。新款校服将是业内新风口,对校服产业的人才队伍建设、产品差异化竞争提出更高要求。”

  除了建立设计师团队,还有不少惠安校服企业从智能化着手,为校服创新赋能。舒尔莱克服装成立ISUS智能校服4.0线验中心,率先在校服设计中加入防走失装备;校园博士服装开发大数据收集的软件应用,不仅能服务于销售下单,还能对各地学生的体型差异、学生身高增长率等进行分析,据此进行有针对性的设计……

  科企联姻,校企合作。惠安连续举办了“中国校服高峰论坛”“中国校园服饰产业基地(惠安)投资洽谈暨校服2018新品发布会”“中国校园服饰产业基地建设研讨会”等重大的全国性行业会议,并连续举办两届“我的最美校服”工业设计大赛。通过这些活动,惠安校服企业与研究机构、纺织服装专业院校、国内服装龙头企业开展“联姻”。

  “对标国内其他服饰产业发达的地区,惠安校服产业可以借助各方资源,包括引进专业人才、成立产业联盟等。”黎明职业大学新材料与鞋服工程学院副教授郑晓敏建议,应当加强校服企业与高校人才的双向培养,注重品牌运作、高科技融入米乐M6,推动校服研发、设计适应消费市场的变化。

  不单是惠安县,目前,我省已发展形成集面料辅料、研发设计、生产加工、销售服务于一体的完整校服产业链,汇聚了全国校服产业60%以上的资源和渠道。

  向新而行,逐浪攀高米乐M6。福建省工信厅消费品工业处负责人介绍,我省正着力打造一批创新能力强、有竞争优势的校服龙头品牌企业,鼓励企业面向全球布局对接研发、设计高端要素。为推动我省校服产业的发展,省工信厅、教育厅、商务厅出台《意见》,从强化公共服务平台建设、推动企业技术创新、创新市场营销渠道、加强品牌质量建设等方面发力,全力打造“闽派”校服品牌。(记者 赖昊拓 文/图)

  为确保最佳浏览效果,建议您使用以下浏览器版本:IE浏览器9.0版本及以上; 谷歌浏览器 63版本及以上; 360浏览器9.1版本及以上,且IE内核9.0及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