米乐M6上海的服饰时尚开中国服饰流行百余年的风气之先,并逐渐形成了世界范围的影响力,不但成为上海这座城市和市民引以为豪的特色标志,也是海派文化的重要载体。7月2日,由上海市社会科学界联合会、东华大学指导,上海社科中心米乐M6、东华大学上海纺织服饰博物馆主办的开风气之先——近代海派服饰文化展在上海社会科学馆开幕,海派服饰文化论坛同步举行。与会专家围绕海派服饰文化的源流、特性和传承创新中的时代魅力和人文精神进行了深入探讨。
东华大学党委书记刘承功指出,展览以海派服饰文化为视角,是学校海派文化米乐M6、海派时尚自主知识体系建设的部分成果汇报,更好体现大学服务社会及文化传承创新的使命担当。
上海市社会科学界联合会专职副主席任小文表示,开风气之先是海派文化的精神特征,扎实推进海派文化的研究阐释,深入挖掘海派文化的精神特质,是上海市社联助力上海国际文化大都市建设的重要任务,也是打响上海城市文化品牌的基础性工作。
复旦大学哲学学院教授李天纲教授对海派京剧米乐M6、上海各大娱乐场、海派舞台等娱乐业进行分析,展现了清末民初中西时尚结合下的时尚活动。上海纺织服饰博物馆馆长卞向阳通过对晚清、民国时期上海服饰时尚的流行情境、各类服装时尚的分析,总结了海派时尚的基本特征。东华大学服装与艺术设计学院教授刘瑜从海派旗袍的发展历程、流行背景、典型特征等角度分析海派旗袍的特殊地位,指出海派旗袍是海派时尚对中国服饰现代化的典型贡献之一。东华大学人文学院副教授涂鸣华以媒介与时尚视角切入,认为近代上海时尚传播史是一部媒介变革与社会思潮交织的精彩画卷。解放日报首席记者徐瑞哲从媒体视角,基于新闻报道实例,讨论了海派服饰文化在传播内容、传播手法、传播效能等方面的创新实践。
本次展览围绕开风气之先的关键词,共展出实物20件/套,高清实物图片28件/套,晚清民国照片、报刊等图片97张,以文字米乐M6、照片、实物、图解和视频等多种形式,展现近代上海服饰文化的演变和特色:从19世纪中期的时髦服饰流行到20世纪初的摩登服饰时尚,再到21世纪走向世界的海派时尚。 展览贴近生活米乐M6、走进大众,是大力弘扬上海城市精神、城市品格的一次创新探索,展期将持续到8月。